《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是你熟悉的巴黎也是你陌生的

日期: 2024-12-04 作者: 产品中心

  不知道,您有没有去过巴黎?提起巴黎,您可能会想到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圣母院,以及卢浮宫,或者可能干脆就是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各种奢侈品店。当然,还有美女和美食。然而,巴黎并不是这么简单、这么符号化的。

  巴黎这座城市已经建立了两千多年,这里既有无数的艺术家,也曾充满了刀光血影。它是法国的象征,也是法国的面庞。在这里转个弯,厚重的历史随时都会扑面而来。那么,真正的巴黎究竟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要跟您分享的一本书叫《带一本书去巴黎》。在说这本书之前,我要先跟您聊一聊作者Linda。Linda是一对90年代移居美国的华人夫妇的合用笔名。在1997年以来,琳达先后出版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从边缘看世界等书。轻声数十万次,引起很大反响。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大学生来说,这套书是介绍美国的最好读本,准确地说是这一代青年自由主义的启蒙读物。

  在接下来的时间,咱们路上读书APP会陆续为您播讲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但今天我想跟您分享的是Linda谈论巴黎、历史和文化的旅行书。两千年前后,琳达夫妇带着雨果的《93年》到巴黎游了一圈,与法国大革命有关的历史建筑回来后,将所见所思写成了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以优美文字描绘了巴黎的精致优雅和法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也恰恰是在这样的浪漫之都、优雅之地,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残酷的法国大革命。那么,法国到底是怎样一个法国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历史上法国的那一场大革命呢?各位向往浪漫巴黎的朋友,接下来的内容,您绝对不能错过。

  法国的象征是巴黎,巴黎的中心是西带岛。《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带的是哪一本书呢?雨果的《93年》,这是一本革命者的镇魂曲。这是一本穿越了血与火的革命史诗。作者说,读着雨果的文字,突然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以及狄更斯的《双城记》都跃然眼前。他发现巴黎人之所以有着革命者的冲动,是因为他们浪漫,更是因为他们骄傲。

  是的,巴黎是一座骄傲的城市。且不说人类对于香榭丽舍大街上巴黎时装、巴黎香水等一切灌有巴黎符号的产品的极度追捧,哪怕是巴黎街头的乞丐,也透露着骄傲的姿态。他们直愣愣地挺着腰板跪在地上,对着过往行人发表着演说,乞讨的同时散发着傲娇的气场。而巴黎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华夏文明不同,在历史上,法国是一个没法算细账的地方。罗马人、匈奴人、阿拉伯人、日耳曼人,再加上英国人,不同的国家、种族、宗教都曾在法国的土地上如浪潮般来来去去。法国的土地似乎从来不曾真正属于过法国人自己。但法国人对此很不甘心。

  于是,就像法国南部的小城阿维尼翁至今仍保留着一部分宗教建筑来宣誓自己其实属于罗马教廷一样,法国人也死死守住一条底线,那就是塞纳河上小小的西带岛,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巴黎。事实上,巴黎确实越来越成为法国的象征,可以说谁到了巴黎,那就离到法国不远了。

  巴黎既是紧凑的,也是古老而现代的。只需一张百把块钱的地铁票,就可以让你在几乎囊括了所有名胜古迹的巴黎二环内畅游。张弛有度的巴黎,还可以满足你步行漫游的全部幻想,而这出自于由拿破仑三世任命的警察局局长奥斯曼之手。1852年,奥斯曼对巴黎开始了维持18年的大改造,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拆迁。现今,除了马海区,还保留有巴尔扎克和雨果笔下的巴黎之外,旧巴黎早就被拆得精光。

  对于奥斯曼的大改造,人们的评价是复杂的。他给了我们一个更接近现代的巴黎,也让我们失去了那些大师描绘过的巴黎。只能说,现在的巴黎有着凝重的灰色调,个体也略显单调。然而,凝聚在一起时,似乎也不失浑厚的雕塑感。如果说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那么西带岛就是巴黎的中心了。今天的巴黎就是从西岱岛起源的。

  在这样一座精巧的小岛上,竟有九座桥,一个巴黎圣母院,一个含有皇家小教堂、司法宫和公塞谢泽监狱的司法建筑群。悠久而沉稳的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带岛最有魅力的地方。坐在和巴黎圣母院仅相隔一条塞纳河的咖啡馆里,手持一杯黑咖啡,巴黎圣母院便像长剑一样展开它悠扬的历史。你似乎能够正常的看到亨利六世和拿破仑庄严堂皇的加冕仪式,看到雨果笔下的吉普赛姑娘埃斯梅拉达在圣母院前的台阶翩然而过,侧耳倾听,似乎能听见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

  时至今日,你依然能够正常的看到无数忠诚的信徒在圣母院前向额头倾点圣水,绵延近千年的宗教活动,让巴黎圣母院安然度过一次次的革命和战乱,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流传在故事里的传说。圣丹尼和他的头颅?在巴黎,你可以在大大小小的街头巷舍中,自由穿梭,游览各处瑰丽庄严的教堂、古堡和博物馆。

  当去的地方多了后,你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场景。在那些讲述宗教故事的绘画里,常常出现三个披着斗篷的传教士模样的人,只是他们的脖子上都没有脑袋。但你仍旧能看到他们脸上忠严肃穆的表情,因为他们各自的手上就捧着自己的头颅。这三个人是谁呢?几乎所有的巴黎人都知道,这就是圣丹尼和他的两个追随者。他们是最早将基督教文明带到巴黎的圣者。

  历史的记载里,圣丹尼是一个非常非常长寿的人,活了一百多岁,但最终却惨死于罗马人之手。圣丹尼和他的两个伙伴是基督教传教士,在巴黎传播基督教,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教堂,圣丹尼本人成为了最早的巴黎主教。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公元二世纪,巴黎还听命于罗马教廷,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弱小的宗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似乎突然开始对基督教他们都以为的异端邪说产生了憎恶和恐惧。一开始,罗马当局残忍地将圣丹尼等人扔给了饥饿的狮子。圣丹尼毫无惧色,而狮子也竟然拒绝吃掉他们。罗马人又惊又怕,最后,他们亲自动手砍掉了圣丹尼的头颅。传说中,天使赋予了圣丹尼神奇的力量,使得他在被砍头后的第二天还能站起来,捧起了自己的头颅,走到一个小溪边洗净头颅上的血污,最终在五英里外的村庄倒下死去。

  圣丹尼被砍头的地方就是殉教者山,而他死去的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子。这就是圣丹尼。公元二世纪时,现代意义上的法国尚未诞生,但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巴黎就是法国的象征,因此圣丹尼被理所当然地追奉为法国的最高圣者。

  坐上地铁行至圣丹尼小镇,便可以一览人们为了纪念伟大圣者圣丹尼而修建的教堂,也是法国最有名的教堂之一——圣丹尼教堂。后来,这座教堂不仅是几乎所有法国王后加冕的地方,更是千年以来传统的法国王室的墓葬地。

  不同于中国君王尽力在画作中美化自己,法国的国王和王后会在生前挑选好自己的木雕。这些雕像不仅可能是裸体的,还会容许表现它的主人最真实的临终状态,比如消瘦的身体以及痛苦不堪的表情。在圣丹尼教堂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些别出心裁的木雕,躺在石棺上。他们生前是君王,但在这里,他们好似退下神坛的普通人一般。

  在东方文化中,帝王即天子是神,而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君王是人,他们也需要像平民一样,向上帝下跪。他们始终对于上帝,有一颗敬畏之心。

  卢瓦河谷的城堡、监狱和地牢。巴黎以东的卢瓦河谷到处都是城堡,其中的安布瓦斯城堡安葬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达芬奇。达芬奇在意大利度过了他的大部分时光,而将自己成熟的晚年创作献给了法国。他在这里热情地工作,也在这里被埋葬。

  在法国,达芬奇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弗朗索瓦一世。他是一个狂热追求艺术的君主,常常穿梭在卢瓦河谷的几个城堡之间。而安布瓦斯城堡就是他最喜欢逗留的地方。然而,也正是这个历史上贤德爱民、推崇艺术、身先士卒的君主,为法国留下了政教合一的祸根,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哪个教派想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就需要夺取政权。

  法国是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从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天主教对法国新教徒的迫害便初见端倪。而在他死后,对新教徒实施的变得更加残忍和血腥。你甚至很难来想象,就在安布瓦斯城堡的墙壁上,曾经同时悬挂有一千二百名新教徒的尸体。铁钩穿破了这些信徒的尸体,也刺破了欧洲中世纪的黑暗。

  在随后的举世震惊的圣巴尔多罗缪惨案里,又有三千名新教徒被屠杀。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并不是我们在历史课本里一笔带过的时间节点,文艺复兴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千千万万个饱受迫害的普通民众和教徒们,经过一夜又一夜的煎熬才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文明和野蛮不断碰撞,时常是野蛮粉碎了文明。

  想想当古代雅典人沉浸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文明之光里的时候,一旁的斯巴达人,却在那里厉兵秣马,最后的内战毁掉了古希腊文明。黑暗的中世纪绵延了将近1000年,人类也向着文明艰苦跋涉了将近1000年。这其中,宗教虽然撒下了大量的恶制花,但它终归还是没有丢掉,让它流传千年的真谛——善。

  回顾过往,我们不应忘记,那曾有过野蛮的泥泞中世纪的难民应当被哀悼,而现今的文明则更值得被珍惜。

  卢瓦河两岸小镇林立。你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驾一个接着一个地游览这些城堡和小镇,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悠哉悠哉地乘坐火车。坐着火车行驶在卢瓦河两岸,在诸多著名的城堡中,莫恩苏卢瓦城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屡毁屡建。

  从12世纪到法国大革命为止,这个城堡就一直是奥尔良教区红衣主教的住宅,而政教合一又使得地区主教还兼任着地区行政和司法长官。因此,在莫恩苏卢瓦城堡下,便有一座阴森恐怖的地牢。莫恩苏鲁瓦城堡中的地牢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地牢,正如雨果所描写的那样,地牢没有门可以走进去。受刑者被拖得精光,腋下系着一根绳子,吊着溜进地牢。不论关押了多少囚犯,每天只供应一罐水和一块面包。

  浑身赤裸的囚犯便终日厮打、抢夺着可怜的一点饮食。最恐怖的是地牢中间的一口十几米深的井,一旦失足,跌下去就再也无法爬出来。跌落这口井的囚犯,有自愿放弃生命的,也有因虚弱被推搡下的。正如雨果所写,上面一层是地牢,下面一层是坟墓。

  凡尔赛宫和他的波旁王朝。除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巴黎一直都是法国的首都。大名鼎鼎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则是法国两个重要的王宫。卢浮宫是华丽的,它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也是世界艺术的最高殿堂。卢浮宫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是几代王室传承四个世纪的结果。最初的卢浮宫只是一座城堡,后来的卢浮宫则是16世纪之后的产物。而现在的卢浮宫基本上只是一座艺术博物馆。

  凡尔赛宫有着彻彻底底的王室气派。要参观凡尔赛宫,仅靠巴黎地铁是不够的,它实际上坐落在一个名叫凡尔赛的小镇,乘坐火车可以到达。凡尔赛宫的典雅和气度,甚至会让你觉得卢浮宫有那么多点艳俗?雄浑壮丽的凡尔赛宫承载了法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波旁王朝的起伏兴衰。从1589年到1789年,波旁王朝在法国的土地上整整统治了两百年。

  这个世袭制的封建王朝给巴黎、给法国带来了繁荣,当然也带来了罪恶。波旁王朝的开创者亨利四世为了新帝国的稳定,他在宗教方面是宽容的。他继位的12年前,对新教徒的屠杀让人触目惊心。等他登基之后,就立刻宣布了特赦令,将天主教设为国教,而新教徒也同样享有信仰自由。亨利四世通行心教徒和他本人的经历有关。他最初也是个新教徒,为了可以进入巴黎,得到法国竟然改信了天主教。他对宗教信仰的一系列措施,的确安定了动荡已久的法国。在他死后,人民都称他为“贤明王亨利”。

  历史进入到亨利四世的后人路易14、路易15、路易16的时候,法国就像被上帝按了快进键一样。强悍精干的太阳王路易14、昏庸无度、坐吃山空的路易15和有心改革却为时已晚的路易16,将法国一步步从强盛推向了衰败。在其他文明中,常常要几个世纪才能演完的历史戏剧,法国只用了区区100年。

  凡尔赛宫就是在路易14的指导下建成的,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大刀阔斧地将宫殿和前后的广场建造得宽阔无比。凡尔赛宫的建筑里处处透露着路易14的精悍与强权。那些在卢浮宫里精雕细琢的绘画、雕塑,到了凡尔赛宫,这里都会有速成品。走在凡尔赛宫,处处可见路易14的雕像和绘画,炫耀着这个君主给法国带来的辉煌。

  然而,波旁王朝的覆灭也是在他这里埋下了种子。早在中世纪,法国就已经建立了较为民主的三级议会,可是路易14却将之打破,实行高度集权,统治国家的命运全凭皇帝一人决定。从此,法国丧失了民主和法治。路易14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在位整整72年,为了称霸欧洲到处开战。在他最后的时光里,法国国库空虚,几乎濒临破产。路易14的继任者路易15也是个声名狼藉的人,一心享乐,他的那句“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确实让他的孙子路易16的日子很难堪,各种财政缺口涌现,国内矛盾激化,宗教势力不满,激进教派煽动,有心改革的路易16却根本无力回天。

  革命者终于揭竿而起,一起冲向了凡尔赛的国会大厅,将路易16送上了断头台,这便是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巴黎。而大革命又给巴黎带来了什么呢?荣军院里至今流传着拉法耶特的故事。荣军院是巴黎一个必去的历史观光点,它是由热衷于扩张征服的路易14建立的。

  在古代乃至近代历史中,征战业绩是评判一个君主的主要指标。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强大君主功绩碑下掩埋的是千千万万的士兵和俘虏。路易14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征战不断,大量伤亡士兵归国后流落街头,沦为乞丐。路易14对此感到忧伤,他发誓要照顾那些为他流过血的军人们。荣军院便是修建来收留残疾军人和无家可归的的,至今不少受伤的法国老兵依旧住在这栋三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物中,连一度叱诧风云、最终战败被流放的拿破仑也在这里拥有了他最后的安息之处。

  荣军院里都是法语,放置着各种战争武器,但里面的一个角落却插着一面美国国旗,并附有英文说明——拉法耶特侯爵的办公室。拉法耶特的故事是法国大革命前后最典型也最令人心酸的故事。拉法耶特是古老世袭贵族的继承人,沿袭了家族从军尚武的精神。他们家族名气很大,而且极为富有。在法国大革命中,贵族常常是腐朽的代名词,但有个奇怪的历史规律是,贵族中常常出现一些极为优秀的人。他们会在明知道会损害自身阶级利益的情况下,也要奋不顾身地去推动变革。这其中就有拉法耶特。

  拉法耶特是浪漫和热情的启蒙思想深深吸引着他,让他看到了封建贵族统治的落后和腐朽,热切地想要改变这一切。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时候,拉法耶特把美国人的反抗看作是一场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运动,加上法国人对英国人的反感,以及父亲死于英国人之手的国仇家恨,他理所当然地顺应了当时欧洲支援美国独立运动的浪潮。19岁那年,拉法耶特自己买了条船就去往美国。

  后来他甚至自掏腰包,先后两次支持美国革命,成为了华盛顿最亲密的朋友,也成为了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驱。在美国,他深深地受到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成为美国三权分立自由主义思想的信徒,而这最终也促使他养成了矛盾的政治观点。美国独立运动是突然的,却也是有逻辑的循序渐进的。美国人最初的想法仅仅是因为反感英国人不断强加给他们的助税,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拾,演变成了一场战争,最后进化成了一场国际大战。

  拉法耶特去美国的时候,法国还在宣布中立。为了不得罪英国人,法国政府还极力地阻挠过他的出行,没想到的是,独立战争越打越大,竟然把法国、荷兰、西班牙都卷了进来。法国派出的援军人数甚至比美军还多。如此多的对手,英国如何招架得住?美国很快就取得了自由,建立了自己的议会制度。拉法耶特回到了欧洲,他被法国人视为英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也成为了各国王室的座上宾。

  在美国经历的革命思路是单纯而简洁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拉法耶特试图将这样的革命理论付诸法国,却没想到遭遇到了惨败。拉法耶特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被美国人的自由思想深深吸引,但另一方面,他也确确实实是个贵族。多年来和路易16读着一样的书籍,一同走过来。在他眼中,路易16并不是腐朽封建制度的象征,而只是一个温和善良、愿意改革却又性格懦弱的人。

  他不希望国王被彻底废除,而是拥护君主立宪制制度。因此,当拉法耶特说要循序渐进、合理合法地建立议会制度、改良封建统治时,却遭到了受压迫已久的法国人民和革命派激进人士的愤怒炮轰。拉法耶特彻底失败了,他从法国人的英雄一下子跌落为人民的罪人。

  其实想来,拉法耶特的确低估了法国的革命环境。当初路易16划拨大量资金支持美国独立,造成了法国的财政困难。若不是拉法耶特带领民众推动革命,以致局面失去控制,路易16也许不会被这么快逼入死角。拉法耶特是个好军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不过幸运的是,拉法耶特的理想在后来的七月革命中终于实现,他也获得了善终。他被美国人不断纪念着,也被两次授予美国荣誉公民,还有许多美国船只、街道、大学、纪念碑都是以拉法耶特来命名。在这一点上,拉法耶特是唯一的荣耀的,而且是不朽的。

  消失了的巴士底狱。中学课本上曾经说过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那一天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象征。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不过那天攻占巴士底狱只解救出了七个囚犯。现如今,巴士底狱早已不复存在,在它原来所在的位置有了一个纪念广场——巴士底广场。

  广场中间有一个纪念碑,那是一个高52米的大柱子,上面安放着一个非常精致的纪念雕像。在蓝天白云下展开金色的翅膀。不过这个纪念碑所纪念的并非是攻打巴士底狱的牺牲者,而是七月革命中的死难者。这跟毫无关联的纪念碑似乎也在提醒着人们,攻占巴士底狱并非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引起攻占巴士底狱的原因实则是民众和政府军发生冲突之后,巴士底狱高墙上的大炮造成了一种威胁,一定要解决。实际上,巴士底狱的守军也就百把号人,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宁愿相信巴士底狱就是法国腐朽封建统治的象征,攻占巴士底狱就是对旧制度的推翻。

  路易14统治时期,法国王室通过签署密扎,也就是一种秘密逮捕令,对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很多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关押和迫害。有一位孤苦伶仃的白发老人,在巴士底狱被莫名其妙地关押了整整35年。从头到尾,他都不清楚自己被捕的原因,也从未受到过审判,他完全被关糊涂了,以至于刑满释放后,他无处可去,竟然要求重新再回到监狱,并得到了批准。

  在这件事上,路易16则相对宽容多了。在法国南部沿海城市马赛,有个阴森森的监狱叫伊夫堡,也就是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被关押的地方。法国大革命中著名的贵族米拉波伯爵,年轻时被关在伊夫堡里整整三年。失去自由的米拉波在里面备受煎熬,写了本书叫《不满之诉》,痛陈旧制度中未经许可的拘捕。后来,路易16看到了这本书,深受感动,于是下令释放了伊夫堡中所有的犯人。然而,不管路易16是否仁慈善良,他都是封建王朝的象征,因此成为革命的牺牲品,他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了。

  事实上,到路易16,这里密扎制度和法国各处的监狱已经大幅度减少了随意关押犯人的事件。攻占巴士底狱后,人们发现里面只有七个凡人,但这并不能阻止雅各宾派的高度革命热情。在巴士底狱之后,革命中动荡的法国,随着罗伯斯皮尔的崛起,又建立起了新的监狱和牢房,竖起了新的断头台。法国人民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要问巴黎最古老的构建物是哪一个的话,幽默点说就是卢克索方尖碑了。卢克索方尖碑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要说3200年前,巴黎还是一块草地呢,其实这份古老确实是和法国丝毫没有关系,因为卢克索方尖碑来自埃及。

  卢克索方尖碑其实就是埃及总督为表达感谢而赠予法国国王的礼物。它伫立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简洁舒适,给人以朴素的感觉,却不失震撼力。而协和广场则是个没有边界的巨大广场,它是发散性的。这个广场完工的相当晚,在大革命26年前才完成。历史,总是让人尴尬,它的修建表达了人们对君王的爱戴。

  当时,路易15病重,有个雕塑家为表示关切给他制作了一个雕像。后来,路易15痊愈,全法国竟喜极而泣。路易15很纳闷,我做了什么,竟得到大家这样的爱戴?于是他决定给自己的雕塑找到一个安放的地方。为了表彰子民对他的厚爱,路易15广泛征集了群众的意见,最终决定为这个雕像专门建立一个广场安放。那个广场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路易15广场。

  广场有八个角,每个角有一个亭子和雕塑,各有上升台阶。顶端是一个空中花园,围绕着那尊主角雕塑。这样的设计,让整个广场气势恢宏。设计师要求每尊雕塑上都刻有一个象征着路易15的美德,包括仁慈、赋予、辛劳、节制、正义、勤学、智慧。然而,想想路易15那句“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名言,线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热血膨胀的巴黎人在捣毁了巴士底狱之后,不知道去哪里发泄。他们过度的热情,最后选择了这个路易15广场。路易15的雕像连同他的广场早已被夷为平地,现在这里被称为协和广场。

  尾声:大革命前后的伟人们。到巴黎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有先贤祠。先贤祠是一座纪念法国先贤伟人的纪念性建筑,许多名人都安葬在这里。法国名人众多,而先贤祠也异常高傲,不是什么名人都可以在这里享有墓的。大仲马闻名世界,但在去世后130多年才在先贤祠里得到了一个席位。而他的儿子小仲马到现在还没排上队。

  在先贤祠中,最显眼的地方躺着两位伟大的人物——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动欧洲的启蒙运动,他既为平民的苦难奔走,也执笔讨伐上层贵族的罪恶。年轻时期的伏尔泰在法国和瑞士的各处不断辗转,不断地攻击和嘲讽路易15,伏尔泰因此被驱逐,也被召回,被关押,却也被欣赏。附庸风雅的法国贵族对于伏尔泰似乎有种别样的尊崇和宽容,他们会在被骂急了之后,把他关入巴士底狱,却又会因抑制不住对他的喜爱,从王后到贵族都去观看他的戏剧。伏尔泰确实名气很大,欧洲许多君主都和他有过交往。

  晚年的伏尔泰从瑞士返回了他所热爱的巴黎,人民夹道欢迎他,84岁的伏尔泰热泪盈眶。因此,启蒙运动的先锋伏尔泰葬入先贤祠实在是不奇怪。卢梭和伏尔泰算是两辈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卢梭大概没有伏尔泰那么潇洒,他常常显得有一点急躁。卢梭算是一个文学家,他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他有着宗教热情,但却似乎过于抽象了。即便如此,大革命需要精神领袖,于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大革命奉为经典,指引着革命前行。

  总而言之,法国革命过程之复杂激烈,举世叹息。巴黎所承载的,除了那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之外,更多的是对民主平等的思考。巴黎人拼尽全力构建的正是一个全新的自由社会,他们不断的起义,不断的抗争,才最终获得了自由。

  最后一次走在巴黎的浪漫街头,熏得一处,将座椅从里面铺设到外面的咖啡馆面向大街观赏。这繁忙流动的街景,不由得感慨:伟大的巴黎人呐,不知你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得这样的和平的街头繁华。而让人不得不深思的是,今天在世人眼中代表着浪漫、优雅、精致的巴黎,在神圣的革命一词的光环下,又裹挟着怎样的血腥与残暴呢?

  一百多年的恐怖与暴动,法国大革命断头台下的冤魂久久未曾散去。历史的血雨腥风似乎已逝去,关于革命,关于自由,你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豪门悲喜夜:诺伊尔染红拜仁0-1出局 巴萨5-1终结3轮不胜 米兰6-1

  华为FreeBuds Pro 4开售:原生鸿蒙耳机,开启智慧聆听新体验

  华为FreeBuds Pro 4悦彰耳机开售:原生鸿蒙,重塑TWS耳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