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社科】全网都跳的科目三到底是什么?
近日,“韩国人跳科目三”冲上热搜。在网络流传的一段短视频中,五个韩国男中学生在毕业晚会舞台上扭胯摇花手,背景音乐是中文国风歌曲《一笑江湖》。表演者伴随着“剑起江湖恩怨,拂袖罩明月”的音乐节点左右摇摆,听取台下“哇声一片”。
实际上在此之前,“科目三”早已顺着网线火遍了大江南北。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光是“科目三舞蹈”这一个话题已有三十多万的参与量、高达八十多亿次播放。对“科目三”的魔性舞步感到上头的不仅有我国广大网友,还有来自日本、菲律宾、俄罗斯、英美等各国的男女老少。
“科目三”舞姿简单但潇洒,不讲究舞台布置和穿着打扮,跳舞者仅需跟着经典BGM《一笑江湖》的节奏任意伸展四肢,扭动身体,掌握住脚步丝滑、手摇成花、胯部扭动摇摆出三个“丝滑小连招”,再加上半崴不崴的足内翻这一个动作的精髓,就能轻松获得“广西老表们”的认可。
因为这套丝滑连招小舞步正是起源于广西,网友们由此衍生出“广西人必考的三个科目”这一话题:驾校有交规理论、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三个科目,广西则是唱山歌、嗦米粉、跳舞。
“科目三”这套魔性的舞步究竟起源于广西何处?正如同武林中最高境界的秘籍一般,江湖上只闻其招数,而创始者却早已不可考。到如今,“科目三”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源于广西梧州的一场婚礼。当地人载歌载舞,自创了一套舞步来代替“婚闹”,庆祝新婚夫妇喜结连理。这套舞步的特点是上下身分工合作,上身微拱,借甩手做出不同动作,下身靠左右摇晃,达到看似没有重心但实际上全靠核心的漂浮状态。这段舞蹈后经社交平台的改编和传播,配上节奏感强的DJ歌曲,瞬间凭其随意洒脱的步伐火出广西。
第二种说法指向广西当地某KTV名为“路易十三”的包间,人们在唱歌的时候跟着旋律创作出一段舞蹈,“路易十三”也渐渐演变为“科目三”。
第三种说法则为“科目三”和驾考的关联提供了解释。一个广西小伙通过驾照考试后兴奋不已,在车管所外秀了一段舞,被拍下来传到网络,这段“驾照考试标准姿势”也由此被冠名为“科目三”。
“科目三”创始于广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这几天,“科目三”在火锅店的传播又让这个“广西特产”再次成为全民热潮,并得到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据《南风窗》报道,“一顿要吃八碗饭”和“关你西红柿”两位抖音博主在某连锁品牌火锅店穿着服务员的衣服,卡着音乐节点左右摇摆、双手交叉叠换,表演“科目三”,一支视频收获近300万点赞。一周内,“海底捞科目三”的相关话题先后登上抖音、微博和百度热搜。随后,慢慢的变多的明星、网红、网友也参与到“科目三”的挑战中。
《扬子晚报》发文表示,“科目三”的再度爆红与火锅店的营销分不开。如今,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看服务员跳“科目三”,慢慢的变成为慢慢的变多的消费的人在消费时的附加选择,甚至有部分服务员因为舞姿格外出众,成了“门店招牌”,档期爆满。
“一顿要吃八碗饭”和“关你西红柿”两位抖音博主在某连锁品牌火锅店穿着服务员的衣服,表演“科目三”。来源/抖音@一顿要吃八碗饭,@关你西红柿
广西“科目三”虽然是现今社交平台的新鲜产物,但我们却能从“科目三”的舞步里品味出不少熟悉感。重复式的身体摆动、旋律单一但快节奏的伴乐,甚至用人海战术以及富有变化的舞蹈者队伍来营造气势,讲究的就是一个氛围。
萦绕于“科目三”那股没什么美感但让人上头的土味,实际上类似于十年前流行的“社会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早在二零一四年,当时的短视频平台“美拍”就发起了一个名叫“全民‘社会摇’”的活动,两周内吸引了一百零二万人参与,并成功申请了吉尼斯“规模最大的线上自创舞蹈视频集”。自此,我国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的野蛮成长,为这一表演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摇”开始席卷各大视频平台,成为土味潮流文化的关键词之一。
“社会摇”开始席卷各大视频平台,成为土味潮流文化的关键词之一。来源/哔哩哔哩截图
在流量的异化下,“社会摇”成为一场巨大网络狂欢的载体,一些价值导向低俗的乱象滋生。经过整顿之后,“社会摇”逐渐向形式多样的“行为美学”发展,并与新一代年轻人的“造梗文化”产生交集,演变为一种新奇的网络亚文化文艺现象。
典型的“社会摇”表演主要以胯为核心,双脚站立不动,下肢、上肢与头部随着音乐节奏做出大幅度、重复式的摇摆动作。基于这一动作要义,“社会摇”也在网友们的创作下衍生出不同流派。例如“影流之主派”——用短视频软件的分身特效把自己分成三个人同步晃动身体,动作简单重复但魔性洗脑;“版新宝岛派”——六位菲律宾大叔舞者在小巷的昏暗路灯下舞步灵活,经典动作是如切菜一般铿锵有力的双手交叉和丝滑顺畅的滑肩扭胯,这支舞蹈视频也成为b站第一支播放量过亿的视频。
这些火爆网络的尬舞,实际上都是广西“科目三”的孪生兄弟,它们以有序的队列、充满节奏与气势的伴奏、毫无美感但放飞自我的重复式肢体语言,从边缘的个体审美,演变为流行网络的土味泛大众审美。
回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全球化之路并行向前的数十年时光,每一代年轻人实际上都会经历热舞的冲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青年在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里,形成了迪厅(Disco Dancing)潮流,也是所谓的“蹦迪”。通过对国外交谊舞、霹雳舞等舞蹈风格的直接模仿,人们在红红绿绿的彩色旋转灯球之下摇摆出八九十年代的青春。而如今的广西“科目三”,正是老舞厅消失后人们在互联网之上重新开辟出的一片自由舞台。
了解完广西“科目三”的前世今生还不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广西人,还有许多“科目”需要过关。
在广西,如果“唱山歌”真的成为一门学问,那么这个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一定会被公认为这门科目的“学科带头人”,这个人就是有着“歌神”“歌仙”之称的刘三姐。而以壮族为首的少数民族同胞,则是这门学科的“优秀学生代表”。
据西汉刘向《说苑·善说》载,楚国令尹鄂君子晰举行舟游盛会,突然听到一阵阵悦耳的歌声,一打听,那是当时流行的《越人歌》。后经考证,这是一首壮侗语族语言的古老民歌,在壮族先民中广为传唱。《太平寰记》也有昭州(今广西平乐)“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可见壮族人自古就钟情于以歌代言,以歌行乐这种原生态的浪漫。
壮族在古代没形成统一的文字。因此交流感情,传播民族文化,只能用歌作为载体。过节喜庆之时,大家高兴,就聚在一起,唱歌以乐;择偶时,不知对方底细,就用歌来探询;劳作时,累了乏了,就用歌来消解;农事节令,怕后人记不住,就用歌来记;哪怕是问路,善歌者也是用歌来问……在壮族地区,仿佛空气里都是音符,大地上都是琴弦,时时刻刻都有歌声应和,此起彼伏。
壮族人还专门为唱歌设定了固定的活动形式——歌圩,壮语称之为“圩欢”“窝坡”。歌圩自宋代始流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记载。人们在歌圩主要做三件事——交友择偶、比试赛歌、自娱自乐。普通的歌圩没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凡是遇上婚嫁、庙会、新屋落成等吉时,就是人们放声高歌之时。
而节日性的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在村庄交界的空旷田野或坡地上,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上万人。
其中最隆重的歌圩,当属三月三歌圩。三月三本是壮族纪念先人,祈祷五谷丰登的一个传统节日,有抛绣球、放花炮、演戏等民俗活动,但其中以歌圩最受瞩目,因此这天也有“歌圩节”或“歌婆节”的别称。
壮乡喜迎“三月三”,孩子们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表演民族舞蹈。来源/客户端
怎么学会唱山歌?广西的山歌要掌握三个要领:一是丹田有力,字正腔圆,因为古时唱山歌的往往是在田野山间的劳动者,他们或持刀砍柴,或弯腰锄禾,因此要口鼻尽张,气息饱满随着劳动的节奏而歌唱。二是音调高昂,节奏自由,在山间田野歌唱,没有乐器伴奏,所以想到哪儿唱到哪儿,让洪亮的歌声传遍山林。三是歌词对仗,“想妹昏,十根肝肠断九根”“人逢喜事精神爽,恭喜主人接新娘,大红喜联贴村上,我们今天来捧场”,这种表意直白但长短交错、规整匀称的节奏,才能朗朗上口,让听者“上头”。
广西人对米粉情有独钟,但由于各地的卤汁和配料不一,造成了米粉种类的繁多,可以说每座城市都有一碗属于自身个人的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蛳粉、武鸣的榨粉、宾阳的酸粉、钦州的猪脚粉、桂平的罗秀米粉、玉林的牛巴粉、梧州的牛杂粉……其背后蕴含着侗族、苗族的“酸”文化,壮族传统的“稻作”文化,瑶族的“辣”文化和汉族的“卤”文化,若要搞清楚这些粉的风味差异,则需要味蕾无数次的实地考察。
米粉这一“快餐鼻祖”,最早可以追溯至秦始皇统一百越之时。由于秦军征战百越的士兵大多为西北人,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到了盛产稻米的南方,伙夫为照顾士兵口味偏好,就用大米做出“米面”,也就是今天的米粉。
后世在此基础上,把米粉嗦出了花样。唐朝的烹饪书《膳夫经手录》记载,人们把羊肉盖在米粉上,又用“五味汁”作浇头,再以椒、酥和之,简简单单一碗粉,也蕴含了不少高超的烹饪技法。但要说起滋味奇特的粉,就必须提到螺蛳粉。螺蛳粉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柳州街头,它由当地特有的软滑爽口的干切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米、油炸腐竹、萝卜干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香料汤水调和而成,集酸、辣、鲜、爽、烫于一体。
广西人有多爱嗦米粉呢?在清朝初年,广西人可以为了一碗粉,长途跋涉去赶集。当时,为了稳定边防和发展经济,清政府将广西的圩市向左右江流域和边境扩展。为刺激街圩的发展,广西提督曾发放“米粉钱”来吸引边民聚居经商——来隘口赶圩的群众,每人赏赐铜钱5枚,免费施米粉一碗。可见米粉在广西民众的餐饮中,显赫地位自古就难以动摇。
广西的第三项科目,当然就是跳舞了。但如果你以为广西人只会扭胯摇花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华文化灿若星河,广西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自占一隅,并在历史演进中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又在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局面。这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聚集了壮、汉、瑶、苗、侗、毛南、回、彝等十余个世居民族,很有丰富的民间传统舞蹈渊源。依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元素大都从生产生活中提取,如壮族提取于农耕文化的《蚂箉舞》《扁担舞》,汉族的《钦州采茶舞》,瑶族从狩猎中获得灵感的《盘王舞》《跳甘王》等。相比之下,“科目三”的丝滑连招小舞步,在这些民族舞蹈面前,不过都是些基础动作罢了。
但“科目三”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却让我们正真看到,文化未必需要完全拘泥于高雅,多元的文化现象才能感染更多的受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省市或许都有自己的“神技能”和“科目三”。吉林人的“单腿驴”、内蒙古人的赛马、天津人的摊煎饼果子……
何元凯,周超,郝国强:《饮食文化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米粉文化溯源》